【摘要】 目的 總結 ZZ- Ⅱ 600 型肛腸綜合治療儀治療 痔瘡 的經(jīng)驗。方法 360 例 Ⅱ 、 Ⅲ 期內(nèi)痔患者,,采用高頻電鉗治療。結果 360 例均一次性治愈,。結論 ZZ - Ⅱ 600 型肛腸綜合治療儀治療痔瘡,,靠高頻電容場產(chǎn)熱原理,用痔核本身所帶正,、負離子及組織液,,在高電容場的作用下互相磨擦,產(chǎn)生內(nèi)源性熱使痔核治
療部位的離子組織間液干結,,達到治療目的,。該法治療混合痔療效好,創(chuàng)傷少,,疼痛少,,出血少,治愈率高,。
1 資料與方法
1.1 一般資料 本組 360 例患者,,男 214 例,女 146 例 ; 年齡 20 ~ 62 歲,,平均年齡 41 歲,。病種 : 內(nèi)痔, Ⅱ 期 220 例,, Ⅲ 期 140 例,。
1.2 治療方法 ( 1 )病人左側臥位,肛門周圍常規(guī)皮膚消毒,,在肛門的 3 點和 9 點處,,用 0.5% 布比卡因 20ml 加腎上腺素 0.1ml 做棱形局部麻醉,輕輕揉按肛門周圍使麻藥均勻散開,,約 1 ~ 2min ,,待肛門松開痔核暴露后可以 開始治療。術者用高頻電鉗夾住痔核,、助手注意保護其它組織,。在確定鉗夾準確后踩動腳控開關,約 3 ~ 5s 后聽到警鈴聲,,即放開治療鉗,,則已完成對該痔核的治療,。如果遇到較大的痔核,在鉗夾一次后還可在痔核的其它部分鉗夾多次,,直至該痔核萎縮到容易塞進肛門為止,。覆蓋紗布 手術 完畢。( 2 )為了減輕病人術后疼痛,,全部病例術后均以 0.5% 布比卡因,, 1% 亞甲藍配制 3:1 溶液,加入 2 ~ 3 滴腎上腺素組成長效麻醉劑,,沿術區(qū)切口作點狀注射,。( 3 )術后病人給予甲硝唑及百炎凈內(nèi)服,防止感染,。囑患者術后第 2 天用 1/5000 高錳酸鉀溶液坐浴,。
3 療效
3.1 治愈率 360 例 Ⅱ ,、 Ⅲ 期內(nèi)痔病人,,經(jīng)高頻電容場電鉗治療均一次性治愈,治愈率 100% ,。術后病人一般均在 3 ~ 5 天內(nèi)痔脫落,,傷口完全愈合 15 ~ 20 天左右,隨訪無 1 例發(fā)生肛門狹窄,。
3.2 治療后并發(fā)癥情況 肛門 水腫 76 例,,便后少量滴血或帶血 128 例,尿潴留 19 例,,肛門墜脹 16 例,。
3.3 術后疼痛情況 ① 不痛 210 例,占 58.3%; ② 排便時疼痛但可忍耐有 98 例,,占 27.2%; ③ 在手術后 48 ~ 72h 再次出現(xiàn)劇烈疼痛需服用止痛藥的 52 例,,占 14.4% 。絕大多數(shù)患者表示滿意,。
4 體會
我們認為 ZZ- Ⅱ 600 型肛腸綜合治療儀治療混合痔有療程短,,療效好,創(chuàng)傷小,,疼痛小,,出血少,治愈率高等優(yōu)點,。
4.1 療程短不易出血,,因是在高頻電容場作用產(chǎn)生內(nèi)源性熱,使被治療的部位纖維蛋白,、凝酶原等滲出增加所以減少了大出血的機會 ; 每枚痔核只需要 3 ~ 5s 達到干結不會碳化,, 3 ~ 5 天痔核脫落,,縮短了治療時間,減輕了患者術后痛苦 [ 1 ] ,。
4.2 該儀器治療后肛門水腫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率比傳統(tǒng)手術治療高,。筆者體會到,對痔核較大者,,可在其基底部兩側用電刀各切開少許皮膚至皮下,,達到引流減壓,防止術后水腫,。另外,,術后應用長效麻醉劑,容易導致肛門松弛,,痔核脫出,。故應經(jīng)常檢查肛門,發(fā)現(xiàn)后及時復位,。早期囑患者做縮肛運動,,能減少肛門水腫發(fā)生。
4.3 該儀器治療后部分患者手術后 24h 內(nèi)疼痛不明顯,,而在手術 48 ~ 72h 再次出現(xiàn)劇烈疼痛,,痔核較大者特別明顯,我們考慮此情況與創(chuàng)面焦痂脫落后局部炎癥因子作用有關 [ 2 ],。加強抗感染后,,疼痛明顯減輕。
參考文獻
1 )壽張根 . 痔瘡的最新治療技術,,杭州 : 浙江大學出版社,, 1999 , 91.
2 )胡捷,,朱紅軍 .ZZ 型肛腸治療儀與傳統(tǒng)手術方法治療的比較 . 中國肛腸病雜志,, 2003 , 23 ( 3 ) :26.